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掌握了领导权力,一方面带领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使苏联蜕变成了一个帝国,一方面也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民不聊生。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帝国经历了什么?5月11日下午2点,我院李如跃老师在书明楼B302进行了一场关于苏联帝国兴衰的讲座。
1921年,大饥荒席卷了整个苏联,饿死的饥民多达150万人,苏维埃政府甚至不得不向国际社会寻求人道主义援助。在一场严重的旱灾过后。保障苏联人民的基本生活成为了主要的问题,此时,列宁已经病重多日。1923年列宁因中风停止工作。
1924年1月21日列宁去世,在他的政治遗嘱中,列宁对斯大林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斯大林不适合做党的总书记,建议调离。但斯大林通过各种手段使自己留在了其位置上,并充分利用苏联最高领导层的矛盾,挑动他们内讧,并在党内高层的争斗中逐渐掌握主动,巩固自己的地位。
之后斯大林又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导致农牧业的产量明显下降。1931年和1932年,连续发生大饥荒。乌克兰、北高加索地区的大饥荒,使300-500万人饿死。1935-1938年又发动了大清洗运动,导致苏联共有500万人受牵连,30-40万人被处决。据历史学家估计,在斯大林时代,劳动营、强迫集体化、饥荒和处决而死亡的有2000万人,此外有2000万人成为监禁、流放和强迫迁移的牺牲品。
虽然斯大林时期得力于在大萧条中抄底西方国家,获得了大量工业技术和设备,使苏联顺利完成了工业化,但是斯大林对于苏联的伤害却是深远的。各民族加盟共和国在斯大林时代的损失可谓巨大,这加大了他们对大俄罗斯主义的反感,这也真正导致了1991年苏联帝国的解体,帝国大厦从此垮台。
文字由学院提供实习 文编:马莹 图片:蔡银伦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