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就业优先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就业政策要全面发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的预期目标。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今年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4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扩支”和“扩招”两项措施——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措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讨论通过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实施方案,加快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扩大就业。会议指出,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和高职扩招,既是保持就业稳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举措,也是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扩支: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
用于职业技能提升
总体来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需要重点加以解决。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李希如表示,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因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二是企业急需的技工、熟练工等技术人才短缺现象严重。三是部分中低端产业的岗位人员失业风险和就业压力增大。
面对结构性矛盾,提升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是一个有效应对措施。会议提出,一是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培训1500万人次以上、3年内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培训重点面向职工,兼顾就业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二是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设立专项账户,统筹用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三是支持地方调整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均可参加培训并获得补贴。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职业院校扩大培训规模,支持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民办机构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与公办同类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加强培训质量监管,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
近年来,失业保险的覆盖面逐渐扩大,保险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18年底,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6亿人。去年全年,共有68.1万户企业享受到197.7亿元的稳岗补贴,惠及职工6445万人;61.4万人领取技能提升补贴9.8亿元。截至2018年底,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规模已达5500多亿元,上述措施并不会影响失业保险的稳就业功能。
扩招:100万高职生源
重点布局紧缺专业和贫困地区
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一直是政府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许多大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工作,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对其专业的需求不高,学校传授的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重视书本知识却缺乏实践能力等。而同时,一些实用性很强的工作如高级技工等却面临大量人才缺口。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会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高职扩招100万人任务的方案,并提出高职扩招要重点布局优质高职院校、发展急需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贫困地区,取消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限制。
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什么是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会议给出了答案,即扩大学前教育、护理、家政、养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规模。
另外,今年高考前组织一次高职扩招补报名,主要面向普通高中和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同时上述群体可免文化素质考试,由学校组织相关职业适应性测试或技能测试。
面向重点群体和地区的高职扩招,对于保障重点群体就业、解决就业市场矛盾等将产生积极作用。但也有不少专家提醒,实行大规模的高职扩招,必须考虑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并保证扩招后的高职办学质量,重在为社会培养高职人才,杜绝高职教育的学历导向等。对此,会议要求,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保证培养质量。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推动高职毕业生在落户、就业、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