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透露,面对十分复杂严峻的形势,要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形势监测研判,加大对企业的稳岗支持力度,实施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大力促进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守住不发生大规模失业的底线。会议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明确了具体工作要求。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促进就业创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今年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影响稳定就业的因素也较多,各地区、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
对此,全社会再度掀起对就业创业的关注,其中,结合实际情况看,不同群体的当前就业创业情况如何?各方面的呼吁和建议有哪些值得关注?中国经济时报对此展开专题聚焦,敬请关注。
调查
就业者技能提升有助实现充分就业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晶晶
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近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促进就业创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要精准施策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
针对今年的就业形势,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对高校和城市务工人员以及农村创业人员进行了走访调查。
毕业生就业:提升应用型技能是关键
“从中国人民大学春季大型双选会出来,我对找工作信心十足。”近期奔走于各大双选会现场的北京服装学院即将毕业的硕士生赵蕾蕾对本报记者表示,她找工作的目标明确,“我就找与教师相关的工作。”而让她难以抉择的是就业地选择,“有几份工作可以选,我很喜欢北京,但是生活压力太大,我在犹豫是继续留在北京,还是去天津或者杭州发展。”
如何实现充分就业?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初浩楠博士认为,提升毕业生的应用型技能有助于他们更好找到工作。从现状分析,今年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在影响就业稳定因素上,初浩楠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今年部分企业正从“招工难”变成“不愿招”,而且企业更青睐于“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人才,面试出题越来越专业并靠近工作实际,这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就业门槛;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人数增加,从量上来分析,导致就业供需不平衡,加之高校培养方案和企业用人实际需求有一定落差。“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初浩楠表示。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实现精准就业的关键。初浩楠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同样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从高校而言,一要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培养。二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应用型技能,这也是企业招聘尤为看重的方面之一。三要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应用型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仍有待加强,比如从课程讲授、教学方法上仍需下功夫,应加大师资投入,并对高校教师实施相应的激励机制,从制度和机制上引导高校教师注重教学,注重学生应用型技能培养。
“促进大学生就业,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高校负责就业部门的老师要重视,还需要每一位专业老师的精心投入。”初浩楠表示,除了课堂授课,大学教师更应注重课堂之外的技能性培养,比如创设实操课程、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性竞赛等,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正如此次会议所指出的,高校要优化专业设置,促进招生、教学、就业、学生工作联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初浩楠认为,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通过创业团队本身的能力吸引投资人投资。二是创业项目。三是创业所面对的市场和社会资源。他建议,高校应系统性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把创业课程纳入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学分体系,指导学生从创业思维与能力习得、模拟创业、仿真创业再到成熟项目的实际创业。高校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系统性的创新创业环境、平台与资源支持,为在校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提供务实的空间和指导。
农民就业选择:为了更好的生活
记者走访发现,找一份普通工作对于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而言,并不难。5月15日下午一点半,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的一家羊汤馆,店里顾客不太多,员工们开始了自己的午餐。一位来自河南省驻马店的李师傅边吃面条边对记者说,进城务工后,他的收入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家人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
“目前,老家的人来北京工作的仍然很多,他们大多从事的也是服务业,工作比较好找。”李师傅说,他和他爱人一起在这家羊汤馆已经工作一年多,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的纯收入能有12000多元,“我在老家每个月只能赚3000多元,想着走出来闯一闯。”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北京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梦想的地方。来自河北省邯郸市的姚梦溪(化名)一周前发了一条朋友圈:“北京,你好!让梦想再次启航。”记者联系她发现,她三年前曾在北京工作两年多,只有初中学历的她,偏爱蛋糕制作。由于生孩子等原因,她选择离开了北京回老家。“现在孩子大了,我虽然在老家县城的一家蛋糕房找到了工作,但是工资方面和蛋糕创新制作方面都不如北京,我决定再次来北京。”
来北京仅一周的时间,姚梦溪就在一家温泉酒店的面点房开始了新的工作——蛋糕烘培。“我感觉工作挺好找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方向和特长,现在我一个月的底薪可以拿到近5000元,不仅管吃住,而且我还可以利用双休的时间学习蛋糕雕花等技术。”面对没有应聘上之前底薪7000元的蛋糕雕花师,她没有气馁,而是从中看到机遇,利用双休时间提升自己,对于她来说,北京不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实现梦想的地方。
除了做好外出务工就业的工作,此次会议指出,要全面加强就业服务,精准施策抓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要更好发挥企业这一稳就业主体的作用。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拓展就业新空间。
“公司得到更高品质产品,农民得到更多收入。”这是民建会员、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元始公司总经理王明远常说的话。早在2001年,王明远就辞去丰宁满族自治县农牧局公职,利用自己农业专业优势开始创业。不得不说,对于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如何建立稳定持久的脱贫增收机制至关重要。王明远立足自身专业优势,以创业带动当地就业,致力于传统作物老品种的遗传保护与繁育。针对贫困农民缺投入、少技术、怕风险、挣钱难的实际状况,他创立的元始公司与基地农户建立了“固定收益制”和“股份合作制”两种产业扶贫机制。
通过这种扶贫机制,王明远既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又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务工问题,让农民扎根农村谋发展。2018年,王明远在当地带动1985户农户恢复种植传统老品种作物,为农民实现收入2000余万元,与2017年同比增收600余万元。提到民建会员王明远的做法,民建中央驻乐国窝铺村第一书记罗锋如是说:“王明远让企业的发展壮大同农民的收入增加相得益彰,为丰宁的脱贫攻坚注入了一股强大力量。农民干起来不仅没有思想负担,还实现了收入大幅增加。”以创业带动当地农民就业致富,王明远因此荣获“2018年河北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记者发现,对于大多数农村务工者而言,提起就业,他们大多数反应是进城务工。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返乡创业人员和当地创业人员的增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正在越来越受农民的欢迎。让产业扎根农村,让农民增收,农民的获得感日渐增强。
点评
破除就业障碍方可解决就业难题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丽敏
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5月13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
李克强的批示指出:促进就业创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今年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影响稳定就业的因素也较多,各地区、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冰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缓解就业压力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继续推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增加城镇的就业机会,降低就业门槛,既可以带动农村劳动者进城,也能促进大学生就业。
“例如,现在很多城市放宽了落户条件,这就给扩大就业机会创造了条件,但部分城市的部分行业、部分岗位还存在就业门槛,对应聘者的性别、年龄、户籍存在一些不必要的限制,这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不利于人才作用的最大发挥。”张冰子补充道。
同时,李克强在批示中提出劳务输出省份要多渠道帮助返乡农民工在县城和乡村创业,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张冰子认为,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问题,首先要提升农村的配套水平,增强农村经济的活力。
“目前,不少高校毕业生或者有了一定经验和资金积累的外出务工人员有意愿回乡创业,而且农村确实也有很多好的资源和创业机会,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配套不足的问题。”她指出。
“在基础设施方面,农村还有不少短板,近些年,农村村村通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看仍有很大不足。从交通看,基本上现在每个村里都已经有了公路,但很多乡村公路存在建设标准不高,公路质量差等问题,物流进村的难度很大,基础设施难以匹配创业条件。此外,农村的人居环境、社会公共服务也亟待改善。”
张冰子认为,想要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除了要提升基础设施,除此之外,例如相应的就业创业培训、资金配套等政策也非常重要。“资金不足是返乡创业面临的一大瓶颈,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大数据等方式增加信用贷款和低息免息贷款的支持力度。同时,对于农户的培训也很重要,除了农业知识外,不少农户也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网络知识,这都影响了农户创业创收。”
在张冰子看来,教育培训是提升劳动者技能,减少结构性失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职业培训要达到想要的效果,除了政府、高校发力之外,还应该动员企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很重要。
“因为企业对市场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最为敏感,企业主动参与培训,才能有效提升培训的效果。这也是现在很多地方实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初衷。”她指出,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上,学校应该联合企业一起进行人才培养,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等方面也应该让企业参与进来,政府还应该鼓励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在职业技能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言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是扩大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
■陶建格
近日,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要全面加强就业服务,精准施策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
众所周知,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形势依然复杂,城乡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城乡就业工作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战略高度。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移使就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转变,一些发达地区二、三产业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向现代技术和知识转移,乡村和西部一些地区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地。与此同时,乡村产业振兴也需要解决乡村农民就业和乡村产业创新发展双重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当前农民就业和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
农民工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与农村、农业有着天然联系,对农村有着天然眷恋。农民工通过打工得到锻炼和培养,不仅提高了农民工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和成长。通过在工业化、城镇化发达的地区,他们得到了锻炼,掌握了从事工商业的技能和经验,使他们成为新时代工匠、工商服务能手、企业管理骨干,甚至一些打工者创业成为企业家。乡村产业的支持性政策和产业发展环境正在成为农民工创业者的重要天地。农民工返乡创业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动着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为乡村振兴和城乡整合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农民工返乡就业有效解决农民就业
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成为接纳回流农民工的就业途径。农民工随着年龄增长,对家乡的依恋日益增强,叶落归根,他们希望家乡有他们工作的产业环境,同时解决家庭团聚,养老扶小的家庭责任。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产业化、城镇化发达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的转移,农民工是这些产业的“主人”,农民工返乡创业有效促进了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流。
农民工返乡创业也给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出路。农村富余劳动力存在结构性问题,土地流转和农业季节性问题使农业就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乡村产业不能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也给农业产业化形成障碍,许多农民不得不固定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土地流转不能有效展开。返乡农民工创办吸收了这部分既难以外出打工,又在当地缺乏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民就业,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灵活转移,有效改善农民就业结构,实现农民富裕。
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有利于乡村产业振兴
农民工返乡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缓解经济下行带来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是“双创”的重要实践。当前,乡村产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农产品的加工、流通,以及乡村服务业落后。农民工的创业是面向市场、因地制宜、自主创业的,所以能够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成为结构调整的引领者。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向乡村转移,而且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进规模种植、养殖、加工、流通服务产业链整合,实现农业和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当前,我们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降低返乡创业门槛”“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返乡创业金融服务”“完善返乡创业园支持政策”等,以及加强创业培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保障。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