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苏州,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我院樊红爽老师于5月9日19时在书明楼B203教室开展了城市系列讲座之苏州。
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的设计精妙之处在于“咫尺之内再造乾坤”,在有限的用地里设计出尽可能丰富的景观,使得感受到的空间大于实际的空间。一幅画,怎么看都只是一幅画,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但如果是一个雕塑,每个角度看都不一样,观看者停留的时间也相应延长。这就是所谓的“一步一景、移步异景”。具体操作就是把道路变得蜿蜒,加上造园的主要手法——障景,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不能感知到全局,始终小心翼翼,始终怀有期待。
苏州工业园区,听名字让人误以为是一个工厂林立的工业区,其实是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建设的一座新城。国家赋予苏州工业园区“不特有特,特中有特”的优惠政策,各国投资者在园区可以享有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二十年时间从农田变为新城,国内罕见。金鸡湖周边高楼林立,颇有华尔街的风采。因为是八十年代的产物,集中了新加坡和江苏全力;同一时期,苏州成为“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
苏州GDP始终位列我国地级市前列,离不开下辖四个县级市的力量,上榜的苏州“四小龙”经济发展各具特色。昆山市在2006年至2016年连续位列中国百强县第一位,这座“最具台商投资潜力”的县级市坐拥上千家台资企业。目前,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已经有近5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近60%。另有常熟市、太仓市和张家港市同样可圈可点,凭借强大的工业发展能力为苏州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苏州是座有历史的城市。乌鹊桥、丁香巷、桃花坞、采香泾,名字忧美如画,可以窥见其对文化的推崇。从东晋衣冠南渡开始,北方文人几乎都迁到了江南。清代苏州出了26名状元,占全国五分之一,苏州人饱读诗书,沉淀出温文尔雅的气质。
苏州古城区的整体古城水乡风貌保持较好。苏州出土过一块宋代的《平江图》碑,碑上刻画了宋代平江府的城市格局。古代的江南水道纵横、桥梁密布,人们“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城市格局水陆并行,房屋临水而建。现代的人们惊奇的发现,除了干将路、人民路一综一横主干道是拓宽形成的六车道,苏州城市格局和平江图还能几乎一致,大量的小巷子是只能通行自行车的,一路旁边常有一河,水路并行。房子都是七层以下的楼房,古城内最高点是北寺塔。苏州对古城保护可见一斑。
在城市建设经营上,苏州是一面双面绣,和而不同。苏州城市格局采取了“古城完整保护,四面建新城”的模式,简单说就是“一核四城”,即城市中心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高度限制,道路不能拓宽,河道不能填平。而高楼大厦为主的新区围绕在古城四周建设,将古城完整保留下来。苏州还提出“四角山水”的概念,城市四角分别是阳澄湖、独墅湖、石湖、三角嘴湿地,然后沟通护城河和古城水系,遥望京杭大运河和太湖,组建成完美的水乡江南城市,苏州古城区延续着传统的城市肌理、历史风韵和地域特色。古典与现代并存,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城市味道。
文字由学院提供 图片、图编:刘润泽
CONTENT END